韩片在华10年遭“寒流”:配额少 审查程序繁复


《雪国列车》官方海报

    近来韩国电视节目在中国内地风头正劲。韩剧《来自星星的你》、《继承者们》掀起收视热潮,湖南卫视最出风头的两档节目《爸爸去哪儿》和《我是歌手》版权也是源自韩国。相比之下,韩国电影在中国市场近十年却始终遭遇“寒流”。

    之前,韩国在中国上映的影片中,金泰勇导演,汤唯主演的电影《晚秋》创了票房纪录,拿下6700万元。韩国导演奉俊昊的新片《雪国列车》几经波折,终于3月17日在中国内地公映。这部目前韩国投资最大、阵容最国际化的影片被业内寄予厚望,希望打破上述票房纪录。

    不过,事与愿违。《雪国列车》3天票房累计1986万元,上映两周累计票房6530万元,几乎跌出排片榜。而同期上映的《极品飞车》上映3天票房过亿元,目前票房累计3.5亿元,依然占有13.57%的排片量,让《雪国列车》望尘莫及。

    如此反差,人们不禁要问:韩国电影缘何近十年水土不服?日前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,详解个中原因。

韩国电影对外水土不服

    韩国本土电影在近15年里有着迅猛的发展。1988年,韩国开始采取比较彻底的电影进口自由化政策,好莱坞发行公司全面入驻韩国。此后,好莱坞是上世纪整个90年代韩国说一不二的银幕霸主,每逢暑期、圣诞、新年,都赚得盆满钵满。1993年韩国本土电影占有率跌至史上最低点15.9%。直到1999年初,凭借姜帝圭导演的南北谍战大片《生死谍变》,韩国电影的市场占有率攀升至39.7%。从此,韩国观众开始认可国产影片,制作方开始有信心打造本土品牌。2003年的军事题材大片《实尾岛》和《太极旗飘扬》,更是将韩国电影带领进千万观众时代。除此之外,《杀人回忆》、《老男孩》等同年上映的电影也收获了从口碑到票房的一致认可。

    去年共有167部韩国电影上映,票房收入为8370亿8954万韩元,其中贡献最大的是《7号房的礼物》(观众人数1281万人)、《雪国列车》(934万人)、《观相》(913万人)、《柏林》(716万人)、《隐秘而伟大》(695万人)等类型多样题材各异的影片。截至去年10月,韩国电影的观众人数就突破了1亿人,相比前一年直到11月20日才达到1亿人的情况,提前了40多天。而同期外国电影在韩国上映的足有624部之多,大大超过韩国本土电影的数量,但是总观影人数为7665万5162人,票房收入为5723亿490万韩元,远远落后于韩国电影的票房成绩。韩国本土电影的占有率高达59.9%,达到韩国影史新高。

    韩国电影自2010年收获了6884万名观众之后,这三年一直保持着上升势头,之前一直被好莱坞电影打压的韩国电影,近三年来凭借作品性和完成度的不断提高,也具备了在韩国本土和好莱坞影片竞争的实力。今年票房总榜的TOP 10中,除了《钢铁侠3》(900万人)和《僵尸世界大战》(523万人)之外,全是韩国本土电影。

    韩国电影不满足于自娱自乐,韩国电影导演李沧东曾担任文化观光部部长,大力推行影片输出,但与韩剧相比,韩国电影的文化输出并不成功。据不完全统计,在中国市场上,从2004年至今,中国内地引进的韩国电影约21部。这些影片中,喜剧片6部,爱情片6部,主打动作和特效的影片8部,动画片1部。几乎所有的影片都阵容强大,且位列当年本土票房榜前十位。去年在韩国曾力挫《蝙蝠侠》夺得多周票房冠军的灾难片《铁线虫入侵》,在中国内地曾作为分账大片引进,但是上映了近一个月票房却只有区区705万元人民币,这个数字还不如《小时代》的零头;2006年韩国的票房总冠军恐怖片《汉江怪物》,2007年在中国内地上映时的票房成绩是1430万元,而当年内地票房冠军《投名状》的票房是1.8亿元人民币;值得一提的是,《来自星星的你》的男女主角——金秀贤和全智贤2012年共同主演的《夺宝联盟》,曾创造过韩国的票房神话,但去年作为分账电影在中国内地上映后,票房成绩仅为2179万元人民币。韩国电影在中国内地票房中,最高的是汤唯主演的爱情文艺片《晚秋》,票房6700万元。最低的是《爱情真可怕》,只有50万元。剩下的影片,票房在800万-2200万元之间浮动。

下一页: 进入中国市场限制重重

相关资讯